重阳节百科(重阳节百科:起源、习俗和传说)

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,又称为“重九节”、“踏秋节”或“登高节”,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,因为九月九日重复数字,且九为阳数,所以被视为吉祥日。以下是重阳节的起源、习俗和传说。

起源

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,最初是古代中国人的祭祀活动。据《淮南子》记载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已经有了在重阳日登高的习俗,人们认为登高可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好年景。

习俗

重阳节有许多传统习俗,如登高、插茱萸、佩香囊、同吃重阳饼等。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登高,登高时要在高处放风筝、吃重阳粽等。据说登山的高度和花费的步数决定了来年的运势。

传说

《山海经》中记载,九月初九是阳气最盛之时,又称“重九”,嫦娥是在这一天嫁给了后羿。神话故事“九莲灯”也是讲述了重阳节的故事,这些故事都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神话色彩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