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接雨水时节,缘何汉族中的传统习俗越来越少了?

雨水时节,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。阴历二月初二或三日,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,就进入了雨水节气。南方开始变暖了,北方开始逐渐回暖,雨水也逐渐增多。在古代,雨水时节意味着春耕备耕的开始。而对于汉族民间来说,雨水时节尚有许多富有特色的祭祀习俗。

雨水节气,人们会祭祀龙王和河神。龙王是云、雾、露、雨、霜、雹、风等自然征象的代表,是天气的主宰,有他的庇佑,自然灾难便得以制止。河神则是水源的守护神,在节气时人们会到河畔或井边祭祀河神以示感恩和敬仰。

另外,尚有一些地域性的传统习俗,好比在湖南汨罗,人们会搭建长达18米的“法师戏楼”,在节日时代演出盼雨戏,希望借此来祈求丰收。而在四川宜宾,人们则有“祈雨祭龙”之俗,演出四川剪纸、川剧、仡佬族民歌等民间艺术形式,祭祖神和龙王,祈求雨水实时丰沛。

然而,与已往差异的是,现在这些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忘。更多的人选择了在家悄悄守候雨水的降临,祭祀流动也变得越来越少。许多人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不体会,更不会去介入一些传统节庆民俗流动。

雨水时节,是大自然开始苏醒、万物开始发芽的时刻。若是你有时机走进一个民间祭祀流动,你会发现,那些传统习俗是云云的生动、神秘、有趣,它们可以让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湛,也让你在自己的生涯中更有意义、更有仪式感。

相关信息

热门信息